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文苑
父母的担子
作者:郑伟存  发布时间:2023-05-28 15:48:12 打印 字号: | |

孩提时代,记得父母一人一副担子。一人挑起农活重担,一人挑起生活重担;一人挑起衣食的重担,一人挑起创业的重担。一人挑起希望,一人挑起未来。

孩提时代,家境贫困,父亲6岁丧父,奶奶一人把4个儿女拉扯长大,相继成家。砖头土坯屋是我家传下来的唯一祖产,几张简易家俱,拼起了我们的小家庭。分家时,父母一人分得一副担子,靠这两副担子,父母挑出了贫困,挑出了富裕,挑出了小康,挑出了生活的新高度。

在旧农村,父母识字不多,文化不高,但吃得了苦,是真的。母亲虽是农村妇女,但身材高大,干活也从不输于男劳力。那时,挑稻麦把子,挑公路,挑建材,也都有她的身影。如果说,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开始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时。就是每当我在她旁边玩耍时,看到她屈膝弯腰起身抬头的那一瞬间,看到她那一手扶扁担一手擦汗的瞬间。那一瞬间对一个妇女来说,是不容易的。我看到了苦,看到了累,看到母亲的坚强,看到农村人的艰辛和不易。从那时,我才深知学习重要性的。

在早年创业时期,父亲决定不再做手艺,而是改行船舶运输。先后经营过酒渣、黄沙、石子,用他的担子挑起创业重担。记忆中,父亲在江都经营酒渣时,要一担一担将酒渣挑到大围堤上,围堤坡度达到50度。因为陡,只能挑,不好抬。那时,父亲右手扶扁担,左手扶筐绳,一步一低头的脚印,永远地留下我的记忆深处。那时每逢寒暑假,我都随父母一起隔江跨海,走南闯北,穿梭在江河湖海,目睹父母肩挑挥汗如雨的痛楚,读懂父母创业的不易和艰辛,明白了农民苦,农村没有出路。“行船打铁磨豆腐”是农村三大苦,行船是三大苦之一,父母的选择和坚持,就是对改变贫穷生活的期望,就是对美好生活地向往,就是对子女未来的殷切希望。

如今,父母已日渐年老,有时茶余饭后陪父母聊天时,他们以过去的经历为自豪,以过去的艰辛为资本,教育着引导着我们后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甘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过去肩挑生活,肩挑事业,肩挑未来,只要勤劳肯干,只吃苦耐劳,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到来。而今,我们这一代是机械操作,只要懂操作,懂技术,就能省力省事省成本出成果。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拿什么挑起我们的生活,挑起我们的未来,想想没有新知识,新技能、新科技还真有点担忧后怕。

未来,恐怕终身学习,才会终成未来。



 
责任编辑:钱颖
联系我们

法院地址:泰州市姜堰区姜堰大道749号             电话:12368             邮编:225500

友情链接
  • 江苏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