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们辛苦了,谢谢!”这虽是一则简短的手机信息,但我一直保存着,那是一起家庭成员之间的房屋租赁纠纷案,我一直记忆犹新,它留给我太多的感悟。
2015年1月30日深夜,屋外寒风飕飕,农村大多数人家早已休息。姜堰区张甸镇梅垛村一户人家屋内仍灯火通明,聚集了几十个人,不时传来阵阵争执声和哭声。我和庭长、书记员正在现场调解一起兄弟间因房屋租赁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双方情绪十分对立,调解异常艰难。
弟弟张某伟夫妇将房屋出租给哥哥张某生开办家俱店。2013年,张某伟与其妻仲某协议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屋归仲某所有。2014年11月,仲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生支付拖欠的租金,并返还承租房屋。
同年12月3日第一次庭审时,张某生一方来了十多人,庭审尚未开始,双方就发生了冲突。
“你还要我让房,张某伟欠我借款为何不还,你们离婚逃避债务,反将我告上法庭,不还我钱休想让房。”张某生瞪大眼睛,不停向对方大嚷。
“我与张某伟已离婚,借款与我无关,房子已归我,我有权要回房子。”仲某也不甘示弱,双方开始了“拉锯式”地争吵,整个法庭被搅成了一锅粥。
因双方对于借款事宜争议较大,原定的庭前调解无法进行,我不得不进入法庭审理。当日庭审至下午1时左右才勉强结束,但双方仍互不相让,最终在争吵中散去。
休庭后,我匆匆吃过午饭,一个人在办公室内反复问自己,如何化解这个矛盾,良方在哪儿?考虑到双方矛盾激烈,关系特殊,我坚信该案处理调解是最佳办法,决不能心急和就案办案。
一周后,我试着与双方进行沟通,引导双方调整心态,换位思考,让亲情回归,理智处理纠纷。经过三次主动上门做工作,双方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较以前有所缓解,越发增强了我对该案的处理信心。
数天后,我再次通知双方到庭当面调解。为了防止矛盾激化,发生突发事件,我决定安排到法院本部。让我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到庭人员比第一次还要多,一见面双方就开始争吵,甚而将双方家庭内其他的事也搅了进来,场面非常混乱,眼看双方可能要动手,我与法警及时对双方行为进行了制止,并分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疏导,双方情绪都缓和了一些,同意调解处理。我及时抓住机会,分别背对背调解,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沟通,张某生同意将房屋返还给仲某,仲某同意偿还部分债务。为尽快彻底解决纠纷,以防发生不测,我趁热打铁约定双方下午进行财物现场交接。
午后,我顾不上休息,驱车来到现场,组织双方进行财物交接,就在屋内物品快要清空时,仲某发现屋内有张某生、张某伟父母的物品,遂要求一同搬出。张某生认为与已无关,同时亦遭到其父母的反对。张某生的父母表示,自己没有居住的地方,儿子儿媳有赡养自己的义务。“我与你儿子已离婚,房子是我的,你无权居住。”仲某据理力争。从双方的言语中我断定可能要发生冲突,遂在稳定双方情绪的同时,快速向庭长进行汇报。庭长赶到现场后,我们将双方当事人各叫到一边,对其进行教育和劝导。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大家饿着肚皮,不时地打着寒颤,但大家毫无倦意。临近深夜12点,仲某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同意老人暂居住在该房屋内,并将款项交给张某生,两家房屋间用砖墙隔开,至此一起矛盾十分激化的家庭纠纷得到圆满解决,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法官,一起吃个晚饭再回去吧!”“真难为你们了,感谢啊!”临别,双方尽力挽留我们,均被我们婉言谢绝。上车后,我习惯性地向车后看了一眼,发现双方的家人仍在不停地向我们挥手。就在这时,我的手机收到一则短信,是仲某的女儿发给我的,她是一名学生,亲历了当日整个纠纷的处理。虽是一则简短的手机信息,却让我倍感温暖,所有的饥饿和寒冷均消失得无影无踪……
该案的成功调解,让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法庭法官,虽然每天面对大量的矛盾纠纷,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时甚至感到焦虑,但我们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了法官的良知。只要我们秉承为民司法理念,恪守法官职业道德,怀着对群众深厚感情去对待当事人,实实在在地为民解忧,用真心、诚心、细心、耐心去解决纠纷,我相信再尖锐的矛盾都会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