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执行局以其富有特色的执行思路和做法,在全省法院执行系统专项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省高院“执行标兵单位”。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承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一庄严承诺吹响了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集结号。为破解执行难,近年来,执行局采取了不少措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财产查控留痕和执行进程告知制度,要求财产调查过程和结果必须如实详细记入执行日记,对案件进展情况和执行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与当事人沟通,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对符合条件的涉诉资产,一律实行网络拍卖,以“零佣金、全透明、高效率”的优势吸引买家竞拍;规范听证原则、听证范围和听证程序,将执行异议审查案件全部公开听证,确保异议审查公开公正;与公安、银行、住建等部门建立“点对点”查询平台;推行执行联动机制,建立区镇村三级执行工作网络,改变法院执行单兵作战的状态;高度重视民生案件,定期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注重执行威慑机制落实,实施“黑名单”制度,与银行等社会征信系统对接,对失信人员采取限制贷款、限制高消费、限制离境等措施,实施信用惩戒。加大对“老赖”的曝光力度,一是开拓曝光的载体。在传统媒介上曝光“老赖”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和本院微博、微信公众号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特点,每天曝光一名“老赖”,让“老赖”的失信行为和身份信息妇孺皆知。二是增加曝光的内容。在原有的曝光姓名、性别、住所地、执行案号、执行标的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曝光 “老赖”的彩色照片。三是扩大曝光的影响。通过将印有“老赖”彩色照片的报纸,张贴至“老赖”的小区、菜场、超市、公交站台,对“老赖”形成有效的震慑态势,起到了较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据统计,今年我院执行局共组织开展11次集中清案专项行动,曝光51名“老赖”信息,实施信用惩戒1646人,对拒不申报财产、拒不履行、抗拒执行的73名被执行人采取了拘留措施,对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侦查1件。通过上述措施,共有262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截止8月20日,共执结案件2182件,执结率为62.41%,标的额9.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