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报道
一个半月里,他竟然被骗婚两次
作者:祁凌云  发布时间:2016-01-11 16:46:23 打印 字号: | |

        遭遇黑心婚介所骗婚骗财,这样的事近些年屡有发生。家住姜堰区张甸镇的小伙子张晓军(化名)不久前就碰上了。短短的一个半月内他不但遭遇了婚介所精心设计的骗局,而且竟然被骗两次,共损失20余万元。日前,张晓军和他的代理律师来到姜堰法院立案庭,称自己被骗了,要求与来自贵州的妻子李丽离婚。经过耐心询问,张晓军说出了被骗的经过。

        原来,张晓军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家境也不富裕,26岁了还没有谈上女朋友,这个年龄在农村算是大龄青年了,焦急的父母到处拜托亲友帮儿子介绍对象,可惜总是没有结果。今年八月,有好心人推荐他们去泰兴一家婚介所碰碰运气。于是,张晓军和自己的父母找到这家婚介所,籍贯贵州的老板娘刘某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了贵州姑娘小惠。在查阅了婚介所的营业执照和刘某的身份证后,张晓军和他的父母都信以为真,在得到儿子认可、小惠同意的情形下爽快地给付了刘某提出的75000彩礼5000元介绍费。不料还没来得及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小惠就人间蒸发了!愤怒的张家父母带着儿子找到婚介所,刘某见状先是一番花言巧语,继而信誓旦旦承诺帮张晓军再找一个更好的媳妇。

        第二次,婚介所刘某介绍的姑娘仍然是贵州姑娘李丽,28岁,年龄虽然大了点,但看上去很朴实忒本份,这一点让张晓军的父母十分满意。初次见面,李丽就告诉小张,她将来要做个贤惠的妻子,为其生儿育女、孝敬老人。憨厚的张晓军乐的心里美滋滋的。见张晓军一家人对自己满心满意,李丽顺势提出要他们给自己的父母12万元彩礼钱,为防再次受骗,小张一家商量后要求与李丽签订一份结婚志愿书,由婚介所老板娘刘某见证,如果李丽跑掉,刘某要返还12万元彩礼钱,并且这个钱要等俩人完婚后才给付。李丽和刘某很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的半个月里,张晓军和李丽顺利领取了结婚证,并挑选良辰吉日举行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李丽的家人还从贵州老家赶来参加了婚礼,张家也信守承诺将好不容易凑足的12万元彩礼钱交给了李丽家人。原以为,从此李丽要在张家好好过日子了,没想到半个月以后的一天下午,李丽借口出去买东西一去不返。心急如焚的张晓军一家人再次找到婚介所,老板娘刘某百般推脱,万般无奈的张晓军不得不向警方报案。很快,警方侦破了这起以结婚为诱饵骗取彩礼的案件,原来这是一个贵州团伙利用农村大龄男子防范意识差又急于结婚的心理,合谋上演的一场骗局,他们在骗取张晓军彩礼后择机放鸽子,潜逃到另一处继续作案。如今,刘某一行虽然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张晓军的事实婚姻还受法律保护,欲哭无泪的张晓军只得到法院起诉离婚。

         [法官寄语]

        类似案件的屡屡发生,暴露了农村人法律意识淡薄,基层组织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缺位。被害人大多为农村大龄青年或者经济条件不好的单身男子,被骗取彩礼金额大,少则五六万,多则十来万元,案发后,放鸽子的早就逃跑了,被害人的损失很难得到追偿。另外,与过去骗婚案件不同的是,为骗取受害人信任,诈骗团伙往往假借他人的身份证或者干脆使用真实的身份证、户口本办理结婚登记,即便身份被识破或者诈骗被抓获,也可以辩称双方是婚约彩礼纠纷,不是婚约诈骗,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为防此类案件一再发生,建议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加大对农村人口的法律宣传力度,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婚姻登记管理。

 

 

责任编辑:陈颖娇
联系我们

法院地址:泰州市姜堰区姜堰大道749号             电话:12368             邮编:225500

友情链接
  • 江苏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