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一起公交车撞轧倒地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事件,在江苏泰州姜堰区闹得沸沸扬扬。原来,当月7日18时,姜堰区大雨滂沱,正驾驶电动车冒雨赶路的柳某不知何故摔倒在路上。不久,许某驾驶牌照为苏MM3519的公交车驶近才发现险情,紧急打方向停靠在道路左侧路沿上,柳某连同电动自行车被轧在车身下。后受害人柳某被送往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在事故认定中,交警部门认为受害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何原因摔倒无法查证。为此,受害人近亲属多次到多部门上访,甚至闹访。2014年10月20日,受害人近亲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等被告全额赔偿柳某交通事故死亡造成的各项损失合计476629.5元。在审理过程中,受害人近亲属及旁听人员众多,情绪激动直至情绪失控。法院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分为两组分别做工作,恢复理性诉讼。
这是一起疑难复杂案件,究竟公交车有没有撞到受害人,需要加以认定。这又是一起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处理不妥后果难以预料。
“我们通过调阅公安卷宗、现场勘查、搜集证据,再次开庭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召开法官联席会,集全庭人员的智慧,最后运用优势证据规则认定公交车与受害人发生了事故,依法判决保险公司等单位作出赔偿,一起矛盾已激化的纠纷终于得到平息。”姜堰区法院交通合议庭庭长江学道说。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众多,案情较为复杂的实情,姜堰法院依据实际工作情况,从民一庭中分离出交通合议庭,独立办理道路交通事故类案件。“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处理起来非常繁琐,有时候甚至要拖好几年,不仅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当事人在长时间诉讼过程中满意度也会大打折扣。”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钱厚明告诉记者,“交通合议庭成立以来,办案效率大大提高,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
据悉,该院交通合议庭自2013年4月组建,到2014年年底,共受案1958件,结案1464件,年内结案率都超过了70%。“每个审理小组的日常在手未结案件经常在100件以上,每个人工作压力都很大。”钱厚明说。然而,交通合议庭全庭同志办案热情高昂,克服案多人少,办公条件简陋,无安保保障等具体困难,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发扬苦干实干的敬业奉献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审理任务,及时化解矛盾。
两年中,当事人上诉的案件仅有21件,其中两件因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新证据而改判外,其余均维持原判。案件审结后,自觉履行率在97%以上。姜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士林2014年专门作批示,充分肯定姜堰法院交通合议庭工作。
“自从组建了交通合议庭,我院没有再发生交通事故案件因审理不当引发的闹访、上访或信访事件。不少当事人还给我们送来了锦旗,表达感激之情。”谈起交通合议庭近年来的工作成效,江学道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姜堰法院交通合议庭已经由最初的4个人增加为9个人,并对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组建“1+1+1”审判团队,即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分工不分家,法官对新人传帮带,法官、新手都独当一面主持调解工作,法律文书送达前均需“三读”通过。同时,更加注重本院部门之间的联动,加强与公安、保险等单位之间的协调、联系,共同化解矛盾,妥处交通肇事案,合力打造司法为民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