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文苑
有一种精神
作者:陈颖娇  发布时间:2015-06-11 23:00:18 打印 字号: | |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工作岗位,年仅47岁。消息来的如此突然,我无法想像他的朋友是如何接受这个事实,更无法体会他的家人遭受了多么沉痛的打击,只能通过扑面而来的新闻报道、满屏幕的哀悼感言得知:国家失去了一位好公仆,人民痛失了一位好法官。

    至今,时间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法律界内外对邹碧华法官的悼念、追忆活动还在继续。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过,评价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我想,邹碧华之所以能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和礼遇,除了他的专业学识和人格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邹碧华精神恰好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于某种价值理念的追求,并有效回应了当今社会民众对公平正义、司法为民的呼唤。

    时光无法倒流,我们无法改变邹碧华的离去的事实,对他的悼念也不能仅仅存在于文字层面。对邹碧华的最好追思,莫过于将他的这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让他身上的美好品质得以延续和发扬。

    有一种精神,叫作勇于担当,不断探索。邹碧华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邹碧华用他47年的生命诠释了这种精神,并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世人。邹碧华曾长期担任法院领导职务,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敢于担当。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他被誉为“探路先锋”、“燃灯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心无旁骛抓改革,雷厉风行干工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乃至全国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他为了迎接司法改革的春天而奋斗,却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冬天。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进程中,每个法官不但要积极参与,更要争当探索者。我们必须拿出政治勇气,锐意进取,主动投身司法改革的历史洪流中。法官的使命神圣、责任如天,我们要勇于直面和解决困难矛盾,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破除因循守旧的观念,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的征程中,当好先行者、排头兵。

    有一种精神,叫作崇法尚德,爱岗敬业。有权不可任性需坚守法治精神,需要始终保持敬业勤勉的精神。无论是做理论研究,还是做一线的司法实务,乃至后来的审判管理与司法改革,邹碧华都始终保持着一名优秀法官必备的敬业勤勉。在他看来,法官要做“庭前独角兽”,不能演“庭前独角戏”,正是出于对法律的深入钻研,出于对职业的深刻理解。持之以恒的钻研,让邹碧华成为一名学者型法官。

    理想有多远,人生就能走多远。基层法官身处矛盾的最前沿,每天接触、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周而复始地调解,审判工作会消磨掉高涨的工作热情。只有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法治理想和信仰,对审判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对自己身上的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如同邹碧华法官一样对司法事业保持热情,有坚定的信仰,忘我的精神,即使面对再复杂的案件抑或再千篇一律的案件,也能始终饱含热情,公正耐心地审理每一起案件,为法治大厦建设添砖加瓦。

        我工作在基层法院,在我身边,就有着这样的一群法官。他们平时接触的大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老百姓,解决的经常是一些家长理短的矛盾纠纷,细碎繁杂,他们会为了调解一起民事纠纷费尽口舌,他们会为一起案件的执行东奔西走,但我从未见过他们有任何抱怨。支撑他们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他们热爱这个职业,热爱法官这个群体,他们把所有的心血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反之,如果因为爱一行而干一行,应该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吧。

    有一种精神,叫作勤奋好学、追求卓越。在邹碧华的家中,书房是最特殊的地方。书柜从天花板一直到地上,每一格都挤满了书。房里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书,桌底也不例外,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法律书籍。邹碧华每天回家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也是这里。邹碧华对司法改革的思考和贡献,当然不都是从书里获得的。但正是书,让这个毫无背景的山乡少年,得以进北大就读。从书本中借力,他能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又自学了日语。法官生涯中,他从不间断读书,凭借渊博的法律知识服务法院、服务群众、服务司法改革。邹碧华靠自己的努力和执著一步步前行,他的身上既铭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也浓缩着中国自强奋发的剪影。

    作为法官,专司裁判之事务,最核心、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对法律了然于胸,善于运用裁判技巧。在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始终保持专业水准,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专业法官。“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法官身上最适合不过。

    邹碧华的生命之灯骤然熄灭,但是千万人法治理想不灭,信仰犹存。在司法改革这条道路上,他燃烧了自己,给了我们最好的指引。他的离去带给我们无尽的遗憾,悲痛但不绝望。因为我知道,会有更多的人接过他手中的火把,在未来,还会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甘愿做“燃灯者”照亮前方的路。他离开的路上,灯火长明。有一种精神,叫作邹碧华。

责任编辑:陈颖娇
联系我们

法院地址:泰州市姜堰区姜堰大道749号             电话:12368             邮编:225500

友情链接
  • 江苏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